資訊詳情
近日,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公布首屆工程建設企業數字化、工業化、綠色低碳施工工法,精工鋼構4項工法獲獎。
“激光三維掃描測量與數字預拼裝施工工法”榮獲特等工法。
“超大跨度肋環型弦支穹頂結構施工工法”、“大跨度鋼結構漏斗式砂箱群卸載施工工法”、“大跨曲面屋蓋鋼結構旋轉提升施工工法”等三項施工工法榮獲一等工法。
相關技術在北京新機場、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港珠澳大橋香港旅檢大樓、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國際機場、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體育場等大量項目中成功應用,得到了用戶的好評,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在行業內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應,也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制造”的力量,提升了國際競爭力。
工法關鍵技術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2021年“金協杯BIM大賽”特等獎兩項,被國家發改委評為2020年綠色推廣技術,唯一的鋼結構獲獎單位。
成功應用于貴陽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二期)主體育館等多項大型復雜工程。
工法關鍵技術已獲中國鋼結構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浙江省建設科學技術獎等獎項。
該工法已成功實現北京新機場、湖州奧體公園體育場等多個大型復雜空間結構順利卸載。
工法關鍵技術通過行業專家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榮獲2020年浙江省建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授權2項國家發明專利。
已成功應用于杭州西站、西安咸陽機場、西寧曹家堡機場、海南國際會展中心、鳳凰山體育場等多個項目。
工法關鍵技術已獲中國鋼結構協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省級科技成果2項(分別為國際領先、國際先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4項、軟件著作權1項,發表專業論文7篇。
精工鋼構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高技術發展思路,堅持技術引領、創新驅動,在鋼結構滑移、旋轉提升等領域積累了一大批核心技術,進一步提升了精工鋼構核心技術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