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詳情
科技發展正在深度改變社會。中天控股集團致力于成為“建筑科技領先型的現代工程服務商”,始終堅持“強技術”戰略,不斷推動新技術、新工藝的總結及推廣應用,穩中求進、重點突破,扎實推進技術進步,力爭工程建設領域的科技進步與創新。
圖丨中天控股集團科技成果鑒定會現場
8月15日,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湖北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協會在杭州組織召開科技成果鑒定會,對中天控股集團多項技術成果開展鑒定。此次鑒定委員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集團首席專家肖緒文,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交通建設集團首席科學家林鳴,同濟大學教授徐偉,浙江省建筑科學設計研究院董事長趙宇宏正高級工程師等7位業內資深專家組成。
經委員會鑒定,中天控股集團“高層大懸臂懸掛結構關鍵建造技術研究與應用”“城區跨江河大跨度鋼結構橋梁新型施工技術與裝備研制”“基于BIM技術的全過程數字化工程施工創新應用關鍵技術”等技術成果獲評“國際先進水平”“國際領先水平”。
高層大懸臂懸掛結構關鍵建造技術研究與應用
課題組重點攻關懸掛結構性能化設計、變形主動控制、逆序施工等關鍵技術并提煉形成“高層大懸臂懸掛結構關鍵建造技術研究與應用”科技成果,該成果獲授權專利12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發表論文3篇,QC成果1項,BIM成果1項。已在恒筑鋼構、中天二建承建的高端辦公樓宏美大廈項目成功應用。
圖丨宏美大廈項目
宏美大廈項目位于杭州市西湖區,包含4個單體,建筑面積8.5萬平方米,采用核心筒-大懸臂懸掛結構體系。項目從13層懸臂長度13.5米的鋼桁架下懸掛8層的鋼框結構的獨特造型,為主要技術難點。本技術解決了新型結構體系設計、節點安裝及樓層標高調節等技術難題。
創新成果經專家組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懸掛結構變形主動控制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城區跨江河大跨度鋼結構橋梁新型施工技術及裝備研制
圖丨通揚運河橋
課題組以跨度在100-200m、總長不超過1000m的大中型橋梁為研究對象,成功研發新型多功能滑移裝置、新型高效施工工裝等施工設備、平臺及配套措施,攻克超厚鋼混結合段的高效高精度安裝關鍵技術,在保證進度、安全、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成本,并提煉形成“城區跨江河大跨度鋼結構橋梁新型施工技術與裝備研制”科技成果。
圖丨云碧峰大橋
該成果獲授權專利18項(其中發明專利4項)、發表論文8篇、軟件著作權3項,獲省級工法3項、QC成果1項、BIM競賽獎1項。已在恒筑鋼構承建的北支江過江通道工程、上饒市云碧峰大橋項目、南通平潮西站片區凱迪大道通揚運河橋鋼結構工程、諸暨店口湄池大橋改建工程、常山縣濱江一期人行景觀橋建設工程中成功應用,解決了鋼結構橋梁在安裝中存在的受城市空間、封航封道、水文地質等限制的客觀難題,綜合效益顯著,應用前景廣闊。創新成果經專家組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基于BIM技術的項目全過程數字化建造創新應用關鍵技術
應對行業數字建造要求,課題組重點攻克基于BIM模型的深化設計及編碼插件、輕量化線上質量驗評和構件編碼深度應用的計量計價等關鍵技術,集成形成“基于BIM技術的全過程數字化工程施工創新應用關鍵技術”成套科技成果。
該成果獲得授權專利4項(其中發明專利1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5項,發表論文8篇,獲省級工法5項,QC成果5項,出版專著1部,國家/省級BIM獎項5項,國家/省級技術榮譽4項,已在“鄂州花湖機場轉運中心主樓項目”項目中應用。
該項目由中天六建、恒筑鋼構承建,位于湖北省鄂州市,2小時飛行圈可覆蓋我國90%的經濟總量,80%的人口,是亞洲第一、全球第四大貨運機場,機場定位為貨運樞紐、客運支線、公共平臺和航空基地。為民航局首批入選“四型機場”的示范機場項目、國家住建部應用BIM技術進行清單計價算量的首個試點項目。
圖丨鄂州花湖機場轉運中心主樓
該技術實現了千萬級構件的數字孿生和計量計價,對全過程、全要素、全方位優化,助力安全運行保障、生產管理精細智能、旅客出行便捷高效、環境生態綠色和諧等,充分體現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機場,旨在打造建筑工程和機場工程兩大行業領域的數字化應用標桿工程。創新成果經專家組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會上,課題組匯報了參評成果的技術創新點、取得效益和推廣及應用情況等。鑒定委員會專家對中天的重實踐、重細節、數字化的科研文化表示贊同,對科技成果的實用性、先進性表示認可。
中天控股集團將繼續堅持技術支撐生產履約、服務項目降本增效,以長期主義的定力沉淀、積累技術動能,提升公司業內影響力,擴大核心技術宣傳,構建技術護城河,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天控股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