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詳情
05 輔導員談就業心態
同學們,本期輔導員談就業,我們的張瑞萍老師給大家說一說就業心態的幾個觀點。
首先大學畢業生要積極、主動尋求就業,而不能被動的“等、靠、要”。很多畢業生把希望寄托在社會關系資源上,出現了求職“全家總動員”的現象;一些畢業生則期望依靠學校解決就業問題。事實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已經實現用工制度的雙向選擇,大學生主動“推銷”自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實現就業的途徑,因為能否勝任工作還是要靠自己的能力說話。
其次,要破除傳統就業觀念,實現多元化就業。大學生在擇業時往往承受著來自社會和家庭中傳統觀念和傳統心理的壓力,仍然把留在大城市、端上“鐵飯碗”作為首要選擇,也有不少大學生傾向于選擇外企、合資企業等薪酬較高的職業,但很少有人選擇西部和基層,這就使就業成了過“獨木橋”。只要大學生能轉變觀念、面對現實,就不難找到能夠發揮自己特長的工作。
第三,避免盲目追求,正確認識自我。我國的高等教育正處于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的過渡期,一些當代大學生缺乏應有的危機意識,“眼高手低”,盲目追求就業中的高層次、高薪酬,在擇業類型和擇業區域上出現“扎堆”現象,造成了供求脫節,這也是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之一。大學畢業生只有改變以前的“精英就業”觀念,樹立“人職匹配”的“大眾化”就業觀,才有可能實現就業。
第四,不要輕言放棄。在就業的過程中,成功變的那么的彌足珍貴,人人趨之若鶩,因此成為最令人向往的偶然,而失敗卻是無法回避的必然。是啊,誰不想成功能呢?問題是我們如何面對失???一味的逃避就無法擁有成功,因為失敗是成功的老師。而失敗才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唯一的“伴侶”。不管人性多么不希望痛苦,但卻要學會:破釜沉舟、臥薪嘗膽。失敗致命的弱點就是:破壞性極強;失敗最大的優點就是:無論你如何成功,他依然不離不棄。成功最大的缺點是:必然;成功的最大優點就是:偶然。下一次成功的偶然什么時候出現取決于你坦然面對失敗的必然。恰恰相反的就是:失敗真的像個勇士一樣,永遠屹立在我們的面前,是一段我們無法割舍的情懷,是一段永遠需要我們挑戰的險峰,是一段需要我們克服的困難。要么就跨過去,要么就止步不前,一蹶不振。這就是失敗的味道:是繼續還是放棄?